找到相关内容15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深得学佛大本的林则徐

    特书。  志同道合的挚友  林则徐日课“三经二咒”,以净土为依归,除了张师诚的启发,另有同行善友为依。、魏源二人正是林则徐在菩提道上的挚友。小林则徐七岁,魏源小林则徐九岁,三人一度齐集北京...求生净土的  生于乾隆五十七年,号定庵,浙江仁和人,他是晚清开启议政风气的杰出人物。引他学佛的是师承彭际清的江沅。彭际清信奉净土法门,建念佛道场,设放生会,校定《无量寿经》,撰《华严念佛三昧...

    藏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3661937.html
  • 21世纪社会老龄化与佛教文化

    不为人所注意的角度,即从佛教文化与老龄化的关系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由的一句诗说开去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先生的这句诗,脍炙人口,广为人知,充满着...佛教徒,谁也不会拒绝接受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四是拜佛念佛者中固然有并不真正懂得佛学的愚昧无知者(所谓愚夫愚妇),但也不乏学高行正、堪为世范的智者觉者。我想谁也不会说是愚昧无知者吧。可能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242482.html
  • 关于近十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著作的一个评论

    的源头:启迪近代佛学中经世致用一支的魏源和启迪哲学思辩一支的。但是他的这一思路显然有两个潜在的不言而喻的预设,一个来自梁启超关于公羊学派好佛促使居士佛学的兴起的判断,把彭绍升、、魏源与杨文...。还有一个则是把佛教当做一种提供哲学思辩的资源,并且把“把兴趣转到哲学气味更浓的天台、唯识、华严诸宗”的意义,解释为“逻辑地推演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世法平等的反封建理教的思想”,“追求自我,实现...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3254878.html
  •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上)

    的强烈腐蚀剂」,并指出这一兴趣来自两个不同源头的启发:一是杨文会,一是康有为9。笔者认为晚清知识份子佛学关心的源头拟可追溯到、魏源。、魏开了有清一代学术的新风10。他们学术的内在支点正是佛学。...佛教界以及知识界的动向发生了互动关系,产生出了东亚文明的整体意识13。  在清朝中叶,就已出现了反理学名教的社会思潮。在这股思潮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居士佛教的强大影响。是戴(震)学的传人,谭献(...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470761.html
  • 天女散花试道行

    意有分别,则尘有所染,如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心无执著,则境无所碍,如文殊等诸大菩萨。清·《己亥杂诗》云:“天花拂袂著难消,始愧声闻力未超。”这是小乘尚有执著的境界。《圆悟心要》卷上云:“得底人心...

    鸣 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1553595.html
  • 魏源与晚清佛教——兼论其严辨佛老之分

    横生事端,以至于扦格不入,也不足以承担救亡图存之重任。于此“学问饥荒”之时,、魏源等经世致用、今文经学之干将遁入空门便是一信号,标志着晚清佛学的一个走向,即他们之后的所谓新学家者无不祈向佛学,欲治中西、儒佛、新学哲学为一炉,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问,因此,晚清佛学由原来追求内在超越而变为关注国家兴亡、社会政治和人生问题的经世之学,、魏源可谓是这一学风的转型过渡代表,继之...

    李素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4541774.html
  •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

    、魏源以下,石埭杨仁山推波于后,“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③居士佛学的兴起推动了晚清佛学的全面发展,杨仁山以下,不仅有以太虚为代表的“汉系”寺僧和以欧阳渐为首的“宁系”居士,而且诸如梁启超、...论证王治问题,转向辩证思维,以哲学形式探讨心性问题和经世理论。具有严密逻辑思辨性的佛教哲学,便成了他们首先选择的对象。前起,中经谭嗣同、梁启超,继以章太炎、熊十力等,无不从佛学中撷取真如、心识、...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2142214.html
  • 中国社会名流皈依佛教现象剖析

    法师赠送的。内中提到佛教居士的问题。过去不少社会名流成为佛教居士乃至出家为僧的故事我略知一、二,例如在清代,本有志于社会改革的名士如、魏源等最后都皈依了佛教,并受菩萨戒;入民国,还有像苏曼殊、李叔...”   因此,宋以后中国读书人所读的并据以应科举考试的书(“四书”),大都是由禅入门的书,不论今文经学之书也好,古文经学之书也好。今文经学是冲击古文经学的,在社会停滞期间或转型期间常主张改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60382851.html
  •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6)

    发展。至于胡适、梁漱溟非信仰、纯学术的文化研究,又揭开了佛教研究史的新的一页。  第一节 佛教文化研究的特点  我们知道,对佛教的研究是出于挖掘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承担义力的社会使命感,直到...全集》卷三十九〈说学要〉]在他看来,做人三者缺一不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佛教和中国传统思想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常把佛教的教义比附周孔之言、庄列之语,他借清世宗雍正之口,告诫世人“留意内学,谓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0849901.html
  • 晚明“狂禅”考

    下学堂札记[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7](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清).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刘逸生....其狂猾。语录繁兴,伙于小说,工者用廋,拙者用谣,下者杂俳优成之,异乎闻于文佛之所闻,狂师召伶俐市儿,用现成言句授之,勿失腔节,三日,禅师其遍市矣。[8](第六辑)  将晚唐以来五家禅种种不合常理...

    赵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2968345.html